Abstract
為了建立符合「東方的現代」所需要的新技術和表現方式,在飽受扭曲的現代藝術圖像中,中國和日本藝術家特別對自畫像進行了改造。於1926至1935年之間,普羅藝術運動在日本、韓國、台灣和中國都有影響。當中日間的關係因上海的一二八事件(1932年)而逐漸緊張之際,梵谷的繪畫語言卻在中國藝術團體中被轉譯為新寫實主義和普羅藝術。陳澄波(1895-1947)的藝術是本文關注的焦點,他出生於日本佔領下的台灣,在日本受教育,又在動盪的時局中與中國的前衛藝術團體合作。本文試圖追問他與他的藝術夥伴們如何藉由援引梵谷來表達他們對現代藝術的理想?特別是在1932年日本襲擊上海之後,陳澄波和其他在中國工作與生活的台灣藝術家,他們的處境又是如何?本研究以陳澄波的速描,以及他寫給日本、中國和台灣親友之書信中的諸多發現為依據,旨在探究以梵谷肖像畫為參照的改造作品,進而探討這種不帶血腥色彩的詮釋,隨後又如何引發了對藝術的審查。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contribution | Neo-Realism in Pre-war East Asian Art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Article number | 2 |
Pages (from-to) | 21-37 |
Number of pages | 17 |
Journal | Art Critique of Taiwan |
Volume | 83 |
Issue number | October 2020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Oct 2020 |
Keywords / Materials (for Non-textual outputs)
- Chen Cheng-po
- Taiwan
- Proletarian Art
- Neo-Realism
- Japan